沖著美食之都慕名而來的外地游客和落地不久的新成都人,應該利用國慶大假好好在成都感受一把地道的本地美食。走街串巷,東彎西拐,八方打聽,才吃得到的東西,本期都為您傾情奉上。Gup川味坊四川美食網
結子串串
一家熱鍋串串一做就是16年,一直以霸道的味道獨領成都熱鍋串串風騷,不論刮風下雨門口永遠門庭若市。結子串串,結子取“永結同心,與之偕老”之意,好寓意好生意,老板有原則更有堅持,十多年如一日經營這口鍋,這把簽簽。一口不變鍋底,配上最賣座的小郡肝,基本讓食客吃得不想走,如今的結子串串再不是夏暖冬涼了,升級新店還不趁國慶大假整一把。
甘記肥腸粉
很多北門人的童年記憶里,恐怕少不了甘記打粉的啪啪聲,成都人講究吃現打的紅苕粉,煮出來軟耙不爛,水頭十足,加個節子配上鍋盔,就是很好的一餐,肥腸粉分為紅味和白味,紅味香辣重口,味道十足,白味帶著濃郁的胡椒味,鮮美濃郁。如今味道雖然退步了不少,很多時候粉也不是現打的,大大影響口感,碗也要客人自己端,各種服務都感覺跟不上了,不過始終底子在哪兒,時不時還是想來上一碗。
82信箱水餃
如果你能找到藏在82信箱居民區里的這家小店,如果能忍受孃孃的臭脾氣,恭喜你真的可以吃到美味地道的鐘水餃。畢竟是包了幾十年的鐘水餃老師傅,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這里的餃子是鐘水餃原來的樣子。畢竟孃孃十七歲進鐘水餃學徒,經歷過鐘水餃的輝煌也看到了現在衰落,現在做餃子就是為了讓大家回味曾經的老味道。這里從餃子的形狀到調味都和小時候的味道一模一樣。
王記特色鍋盔
原來在外曹家巷口,現在搬到馬鞍南路的街面上去了,離老店很近。王記兼賣油酥鍋盔和白面鍋盔,總結一下特點就是扎實,牛肉、豬肉鍋盔都是號稱一個鍋盔二兩肉,外脆里嫩,吃起來超爽,紅糖鍋盔更是全是糖。但是他們家的肥腸粉、酸辣粉就很一般了,完全不推薦。買個鍋盔邊走邊啃就行了。
工人村陸記蛋烘糕
這里我們只說地道資格的成都蛋烘糕,從小到大都是那個滋味,真的要屬陸記蛋烘糕,而且還有好吃的綠豆冰粉。雖然現在已經從五角錢漲到兩塊五一個了,但是真的要吃小時候的味道。陸記的問題就是只賣半天,如果下雨就不出攤了,反正隨性得很。
電臺巷火鍋
作為今年才出現的火鍋界新秀,電臺巷火鍋在成都吃貨圈迅速躥紅。除了老板作為重慶大龍徒弟的傳奇經歷,靠還是實打實的好味道,店里不提供蠔油,只有紅鍋,辣度只有一種,從隔壁便利店的蠔油天天斷貨到培養了一批吃火鍋不用加蠔油的火鍋粉絲,可見電臺巷套路之深。無論從環境到菜品味道,電臺巷都可圈可點,小香腸、嫩牛肉,這些菜都很棒,特色的重慶煎蛋糍粑,更是不容錯過。
三無粉蒸
如果想感受一下正宗的成都蒼蠅館子的話,三無粉蒸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算是近兩年成都蒼蠅館子界的頭牌!三無的由來就是所謂沒招牌、沒發票、沒服務,開在69信箱頭的猛追灣橫街,F在至少還打出了三無的店招,不像原來真的啥子都沒得,只有門口的蒸籠指路,不仔細看一哈就走過了。要說店里賣的東西,其實都是家常菜,粉蒸、白肉、燒菜、家常小菜、圓子湯,就像是成都人家里的日常三餐,但有時候,越是簡單越是家常,也越彌足珍貴。 |